【新闻特写】“德育小导师”,为朋辈教育写个范式


——北理工信息学院2018届“德育小导师”双选会侧记

  “我是柳晔,与你们同龄,如果选我做导师,我可以更好地以同龄人的身份理解大家。”

  “我是纪秋臣,今年保研到了微电子研究所,我比其他人更细致、更有耐心,如果选我做导师,我可以进行一对一辅导。”

  10月25日晚七点的良乡校区1-304教室,一场别开生面的双选会正在火热进行中,来自信息学院的17名大四同学,正在展开激烈的竞选。台下担任评委的是刚刚入校的信息学院 2017级全体本科生,这些初入大学的“小鲜肉”评委们将从答辩内容、答辩形式、表达能力和现场表现四个方面对17位学长学姐进行综合评分。而17名老同学使出浑身解数,答辩展示毫不含糊,各具特色,答辩终了无一例外的都赢来评委们热烈的掌声。

  新生评老生,这不寻常的一幕,正是信息与电子学院2018届“德育小导师”双选会,而这一年一度的双选会早已成为信息学院在学生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一部“重头戏”和必备环节,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学院创设的“德育小导师”制度,将朋辈教育的科学理念,落在实处,并在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引领、学业指导和发展服务等多个方面产生实效。

  “德育小导师”制度,充分发挥了优秀学生群体的榜样示范、激励、约束作用和自我教育功能,构建和完善符合大学生需求的朋辈教育辅导体系。本次双选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信息学院2018届“德育小导师”工作正式启动,参与双选的17名大四学生,均经过前期报名、材料评选和小导师培训,在对双选会评分进行统计后,学院将根据各新生班级的评分意见为每班配备一名优秀的“德育小导师”。

  “德育小导师工作体系设计之初,就是希望结合高低年级同专业学生之间,背景相同、年级相仿的朋辈关系,用优秀学生成长经历,给予新生在理想信念、学习和生活等方面以正确的引导,这样触动效果,是师生关系达不到的。其实,朋辈影响在学生的日常中随处可见,但是想实现精准高效的教育效果,就需要形成可行的工作机制,因此,学院探索实践了德育小导师工作,从而有了实在抓手,利用朋辈教育来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工作内涵。值得一提的是,德育小导师工作也已经成为学院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重要举措之一,收效良好。”信息学院副书记副院长徐建是这样分享工作体会的。

  据悉,信息与电子学院“德育小导师”已经连续开展8年,下一阶段学院将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研究,继续完善改进“德育小导师”制度,使之为人才培养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