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教育家精神系列报道之五】刘莉:寓情于教,身体“莉”行
发布日期:2023-12-07 供稿:党委宣传部 吴楠 摄影:本人提供
编辑:吴楠 审核:蔺伟 阅读次数:【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征程上,希望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的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为弘扬教育家精神,党委宣传部特别推出“践行教育家精神系列报道”,展现北理工优秀教师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培根铸魂的生动事迹,激励鼓舞全体教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更多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贡献力量。
2023年9月8日,在北理工“师缘·北理”庆祝教师节暨教师表彰大会上,宇航学院教授刘莉心中满是激动与喜悦,当她接过“懋恂育人”标兵奖牌时,台下响起热烈掌声。
刘莉,宇航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教学名师。1991年入职威尼斯8846,曾任飞行器工程系总体设计教研室主任、飞行器工程系副主任、机电工程学院(宇航学院前身)副院长,现任教育部航空航天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飞行器总体设计、飞行器结构分析与设计、新能源飞行器技术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
在三十余年的职业生涯中,刘莉为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专业的发展倾尽心血,投身一流学科专业建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学科专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作为一名教师,她坚持立德树人,传承红色基因,潜心教育教学,攻克科研难题,为培育航空航天领域的领军领导人才而矢志不渝。
投身学科建设,构建人才培养平台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坚守立德树人使命,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这是刘莉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2013年,教育部首次开展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刘莉勇担重任,牵头负责学校的申报工作。
“既然学校这么信任我,把这么重要的工作交到我手上,我必须要保质保量完成好。”即便没有任何经验可循,刘莉依然迎难而上。接到工作任务后,刘莉在家闭关三天,逐步理清申报材料的思路和框架。“申报材料的整体框架定下来后,我和团队成员开始加班加点准备材料,大家每天一起在求是楼工作到半夜或者凌晨,下班的时候楼门都锁了,大家再一块翻窗户出来。没人喊过苦和累,大家拧成一股劲儿,一门心思要把这项探索性的重要任务完成好。”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刘莉至今历历在目。
“学校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平台,支持帮助我们成长,我们也应该回报学校,为学校的发展建设、人才培养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人心齐泰山移,2014年,“武器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成功获评第一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为学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刘莉指导学生实验
2017年,在胡海岩院士的大力推动下,按照“学科交叉与本硕博贯通”培养的“工程科学试验班”正式开班,面向国家航天领域急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试验班的培养目标就是未来工程科学家。我们将飞行器设计和工程力学课程有机融合,开设六门贯通课程,重新撰写教材,让学生的知识结构得以融会贯通,更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刘莉深度参与到试验班的建设当中,“试验班从顶层设计入手,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创新要素,通过开设高水平基础课、学科贯通课以及大三年级进入实验室等举措,全面培养学生理工融合的战略思维、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
30余年来,刘莉为专业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平台构建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担任专业责任教授期间,“飞行器设计与工程”被教育部先后批准为特色专业、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建设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在担任学科带头人期间,“飞行器设计”二级学科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评为特色学科;作为团队带头人,“飞行器综合设计本科育人团队”被评为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作为实验教学中心主任,“航空航天工程”获批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武器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一项项成果,为飞行器设计领域高水平人才培养提供了全方位的优质条件,一批批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在这个平台上从有志青年,成长为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才。
潜心教育教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在良乡工训楼的一间实验室里,正在进行着公选实验课《绿色能源飞行器总体设计》的课堂教学,四次理论教学课程后,同学们就可以上手设计一个属于自己的飞机。“把课堂搬进实验室,学生可以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前沿科学内容融会贯通,既增强了对科技前沿动态的了解,又锻炼了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实现课堂知识学习和实践技能积累的双重收获。”刘莉分享道。“要想上好一门课,一定要有理念、有思考、有积累,老师只有全身心沉浸在其中,才能把这门课程悟透,再交给学生们,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刘莉为学生授课
“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单纯以成绩作为学生成才的评价指标,要实施个性化培养,有教无类,寓情于教。”培养学生,刘莉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在学术上,刘莉悉心指导学生精进学业;在生活上,刘莉给予学生母亲般的关心和爱护。她对学生的关爱细致入微而又深厚宽广,与学生之间的师生情谊早已变成了深厚的友情、温暖的亲情。
“教学不易,育人更难。老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要切实从学生的成长出发,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刘莉心中始终装着学生、想着学生,对待学生宽严相济,坚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如今,刘莉指导过的很多学生都已成为领域的骨干力量,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刘莉为学生答疑
坚持讲授好每一门课,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学位论文,在实践中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通过开设综合实践课程,将专业知识、领域前沿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贯通式训练渠道……多年来,刘莉深耕教育教学,硕果累累。2013年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排名第二),2016年获得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20年《绿色能源飞行器总体设计》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课程(主讲教师),2022年《新能源飞行器能源管理与控制》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优质本科课程(主讲教师),2022年指导的研究生团队荣获“航天三江杯”第八届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二等奖。
永攀科技高峰,科研反哺人才培养
多年来,刘莉主持承担我国“探月工程”“火星探测”“新一代卫星平台”等重大航天工程中多项研究工作,研究工作不仅为“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和“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还为“东方红五号”卫星平台的成功研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相关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名第3)、省部级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名第1)。2009年以来,刘莉在新能源飞行器技术领域开展了前沿探索工作,研制了轻小型氢能、太阳能无人机,发表的相关论文分别入选2021年度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和航空航天领域顶级期刊CJA封面文章。
学生使用全虚拟实验平台进行新能源飞行器实验
在做好自己科研的同时,刘莉十分注重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践课程和实验平台。在“虚拟飞行仿真”与“真实能源动力”深度融合的实验平台上,学生正在模拟新能源飞机的飞行……在面向全校工科学生开设的实践通识训练课程《新能源飞行器能源管理与控制》课堂上,根据任务需要,学生不仅可以完成新能源飞行器的能源管理与控制实验,完成飞行器单独使用太阳能、氢能或两者混合动力的实验,还能通过半实物仿真实验检验飞机的性能参数,深入感受、理解其中的工作机理。
作为“新能源飞行器课程群”的负责人,刘莉长期致力于新能源飞行器的研究,立足在轻小型太阳能、氢能无人机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先后开设了《绿色能源飞行器总体设计》(国家级首批一流本科课程)、《新能源飞行器能源管理与控制》(北京市高等学校优质本科课程),开发了适用于实验教学的新能源飞行器能源管理与控制实验教学平台,该平台在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师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创新大赛中荣获自由设计类一等奖。
“把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人才培养的实践过程中,不仅实现了科研优势对教学‘反哺’,同时也推动了教学过程紧密衔接科技前沿,通过高质量的实验教学可以让‘科’与‘教’实实在在的‘融会贯通’起来。”刘莉说道。
开展外场飞行试验
此外,刘莉还将运载火箭典型结构分析转化为本科专业核心课程《结构力学》教学中的综合训练项目,实现专业基础知识与工程实践的有机融合,将科研资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科研反哺教学的另一方面,是专业教材的建设。”基于多年的科研实践和教学成果,近年来,刘莉还先后主编出版了科学出版社“十四五”规划教材、工业和信息化部“十四五”规划教材。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三十余年来,刘莉始终用“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忠于党的教育事业,潜心育人,砥砺奉献,怀着对北理工深沉的热爱和满腔的赤诚,在教师这个平凡又伟大的工作岗位上,书写着北理工师者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