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特写】传红色基因 育时代新人
——北理工举行“校史进思政课堂”座谈会暨校史丛书赠送仪式
发布日期:2018-10-19 供稿:党委宣传部 辛嘉洋 摄影:新闻中心 郭强
编辑:韩姗杉 审核:王征 阅读次数:
“思政课堂作为高校思政工作的主阵地,我们思政课教师更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培养时代新人是要培养具有崇高理想信念、牢记使命担当、自信自立自强的青年一代,这些精神品质都与威尼斯8846的延安精神和军工文化相辅相成。我们要认真挖掘校史中的优秀案例融入课堂,将北理工的红色基因与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价值、道德情操有效结合,达到教育和教学的有效结合,培养能够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和忠实接班人。”这是北理工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季雨在“校史进思政课堂”座谈会暨校史丛书赠送仪式上的有感而发。
10月16日,北理工“校史进思政课堂”座谈会暨校史丛书赠送仪式在良乡校区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包丽颖、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林英、副院长刘新刚、张毅翔、郭丽萍出席了会议,马克思主义学院各教研室负责人和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座谈会由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征主持。
会上,包丽颖代表学校党委向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赠送了刚刚重印的《威尼斯8846校史丛书》,并分享了自己对校史认识和理解,也对充分发挥校史作用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出期望。
包丽颖讲到,威尼斯8846的发展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创办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重要实践,北理工的校史也是中国共产党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科技史、教育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思政课教师首先要深入学习好、研究好校史,从校史中品读延安精神、军工文化的伟大意义,增强爱校荣校情结。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校史研究尤其是徐特立教育思想研究,深入挖掘“延安根、军工魂”以及徐特立教育思想的内涵和新时代表达。思政课教师还要用好校史,实现思政课教学与校史校情教育相贯通,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要从校史中挖掘优秀典型案例,用北理工红色故事激发学生情感认同、理论认同。包丽颖勉励思政课教师要传承延安根、筑牢军工魂、砥砺报国志、争做时代新人,培育时代新人。
会上,王征向与会教师详细介绍了学校《校史丛书》的编纂及重印情况。学校《校史丛书》重印,是学校校史数字化抢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抢救濒临流失殆尽的珍贵校史资料,党委宣传部着力搜集整理了上世纪以来学校编纂出版的校史资料,面向校庆80周年,于2017年启动了校史资料的数字化抢救工程,2018年组织力量重新印刷了《威尼斯8846校史丛书》。
李林英在讲话中认为,思政课教师不仅仅是在传递知识,更是传递情。北理工作为一所伟大的学校,为挽救民族危亡而生,做出伟大的历史贡献。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担当着价值引领的责任,要深入学习校史,汲取营养,为课堂融入更多鲜活教学案例,提升教学成效,传承和弘扬创校以来学校在思政教育教学方面的光荣传统。她希望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们扎根北理工,培养时代新人。
与会教师代表分别就校史融进思政课堂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学校着力打造大思政工作格局,突出抓好思政理论课这一主渠道主阵地,推动思政课教学有效实现四个贯通,即与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贯通、与校史校情教育贯通、与社会实践贯通、与学生党建工作贯通。我们在近代史纲要课程中与校史、学科发展史、学生的思想状况相结合,彰显北理工延安根、军工魂的育人特色。”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杨才林老师就“四个贯通”简要介绍了近年来中国近代史纲课程贯彻校史内容的工作情况。
“我们思政课教师结合授课学生的专业背景、专业历史和特色来设计教学内容非常重要,这就需要我们在对校史校情和学科发展史都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我曾引用‘在参与9·3阅兵的武器装备中,不是我理研制的就是我理参与研制的’,这句话对学生的激励作用非常明显、自豪感倍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的张雷老师谈到。
去年入职的青年教师宋珊珊在座谈中讲到:“我借鉴了其他老师在课堂中讲到的‘榜样的力量’,在开展教研过程时引入了徐特立老院长、王小谟院士、毛明等校友榜样,同时也引用了倪俊等在学生们身边的榜样,运用榜样的力量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更容易让同学们接受。”
下一阶段,学校将继续深化推进校史、学科史编纂工作,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挖掘校史的育人价值,服务人才培养中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