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报第762期】邵兴国:踏实求真二十载 敢为“嫦娥”做嫁衣


——访我校校友、嫦娥一号卫星热控主任设计师邵兴国
 
作者:机械与车辆学院03210602 班 张仕平


  2007年4月,伴随着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中国开始了梦寐已求的探月征途!由于嫦娥一号卫星是我国第一颗飞往月球的卫星,因此面临着诸多的新挑战。2004年,中科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叶培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将热控系统与轨道设计、测控和数据传输以及制导和导航与控制并列为月球探测卫星的四大技术难点。而这四大技术难点之一的热控系统,就是由我校校友、嫦娥一号卫星热控主任设计师邵兴国主持设计和研发的。

  2009年暑假的一个下午,我们有幸采访到了百忙中的校友邵兴国,精力充沛而又沉稳谦虚是邵兴国给我们留下的第一印象,而谈吐严谨的风格让人一看便知邵兴国是工科背景出身。

  脚踏实地勤学业谈到在母校的日子,邵兴国记忆犹新,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二届学生,邵兴国于1978年考入当时的北京工业学院(现威尼斯8846),由于学校当时接收新生的工作还没有完全准备好,所以邵兴国和其他同学被安排到学校当时在外面的农场进行劳动———收割麦子,之后才回到学校正式进入学习阶段。邵兴国对那时校园里的苹果树还记忆犹新。

  邵兴国当年就读于火箭发动机专业,即现在的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课程涉及机械、流体力学和热力学等诸多方面知识,因此课程非常繁多。邵兴国学习用心刻苦,名列前茅。邵兴国讲当时在学校的时候,大部分时间花在学习上,一般一周只有一下午的时间进行休息,当时邵兴国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同时是多门课的课代表。

  大学毕业后,由于对航天事业的向往,同时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邵兴国考入了航天五院,成为闵桂荣院士的研究生,从此,邵兴国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热管技术研究。而正是由于在热管领域的深入研究,使得邵兴国在嫦娥一号上创新地采用了热管技术来解决嫦娥一号上热控系统这一难题。

  临危受命担大任时间回到2003年9月,那时的嫦娥卫星刚刚转入初样阶段,就像一株刚刚发芽的幼苗,正需要百般呵护,可作为嫦娥卫星最重要的分系统之一“热控系统”的主任设计师和副主任设计师却在此时相继调离。当时的情况是嫦娥热控技术状态还有很多不确定的地方,设计方案有待于进一步细化,更重要的是那时研究人员对于月球的热环境知之甚少,许多问题还不清楚。热控分系统关系重大,一旦热控停下来,整个卫星就得停下来。由于没有现成的经验数据,进度要求又十分严格,技术难度极大,接手“嫦娥”的热控工作无论对谁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谁能担此重任?总体部热控工程技术研究室的领导和专家们经过慎重的考虑和研究,决定由邵兴国出任嫦娥卫星热控分系统主任设计师。

  凭着多年从事热控产品研制积累的丰富的工作经验和长期刻苦钻研打下的扎实基础,加上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思路开阔、思维敏捷的邵兴国在短短一个月里就熟悉了嫦娥卫星热控分系统及卫星总体的设计,开始了“嫦娥一号”史无前例、处处充满着挑战的热控系统研制。

  热管专家巧创新多年的勤奋钻研和扎实积累,使邵兴国对热管的性能和品质具有十分广泛深入的了解,这也为他在“嫦娥”的热控设计中对热管的出色应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理论支持。

  当时面对月食和月球红外的双重影响,“嫦娥”卫星的热控系统亟待改进,一方面要防止卫星在月食期间由于温度骤降而被冻伤,另一方面还要防止卫星受到月球红外的影响温度急升而被烧伤(卫星面对月球时其热流峰值会达到100多摄氏度,比处于地球环境时高出三倍多)。时间紧,任务重,只能选择比较成熟可靠的技术,邵兴国首先想到了热管。

  经过缜密的计算和分析,邵兴国决定使用热管的技术方案。为了验证这个方案,他多次深入热管生产车间和热管装配车间,与热管生产人员进行交流,对他们进行指导,和他们一起解决生产和装配过程中的工艺问题。那段日子里,如果有事找邵兴国,只要去热管生产第一线,准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邵兴国和全体热控研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嫦娥”热控最终配合总体圆满完成了卫星设计方案。

  “嫦娥一号”卫星的热管设计早期采用环路热管,后来由于月食问题越来越突出,必须对原有设计进行改进,邵兴国创造性地提出了“XX技术”。当时,在没经过预演和地面验证的情况下,把这种技术使用在即将发射的卫星上,跨度非常大。决定采用这个技术,邵兴国承担的风险可想而知,一旦尝试失败,作为热控主任设计师,不但他本人要负重大责任,更严重的是整个卫星的研制进程都有可能因此被耽搁下来。但是出于对热管技术的熟悉和深刻理解,邵兴国顶住压力,始终充满自信。我们在采访的时候问及邵兴国当时承担这么大风险的压力时,他的回答是由于对热管的充分了解,所以始终充满自信!

  以身作则示后生邵兴国比较喜欢出去旅游,喜欢打羽毛球,以前还会经常背个包出去旅游,但是由于现在航天系统工作繁忙,所以这些爱好不得不放下了。邵兴国现在每周工作六天,经常要到晚上七八点才下班回家。应该说邵兴国就是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一个实例。他说,母校威尼斯8846的学弟学妹应该在大学做好三件事。第一是学习要好,专业基础要扎实,拥有良好的工作和思维方法;第二是做事踏实、认真;第三是忍得住寂寞,沉得住心,能够长时间专注于某一项事业之中。

  采访完邵兴国,深深地感觉到他对母校的自豪和眷恋。同时,作为一位站在航天事业前沿的科学家,邵兴国严谨、沉稳、勤奋和谦虚的品格给我们树立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