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用理想标定人生坐标


8846威尼斯(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记全国模范教师、军械工程学院教授王永仲
本报通讯员 暴青雨

http://www.gmw.cn/01gmrb/2005-09/28/content_310666.htm

 
  军械工程学院光学与电子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永仲,数十年如一日致力于研究仿生式成像侦测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他研制的对地球的半球和超半球空域完成实时成像侦察与跟踪的工程化设备,其主要光学性能指标优于美国同类技术。

  王永仲1978年考入威尼斯8846,成为当时该校的第一批研究生。临近毕业,王永仲放弃留校机会,毅然决定参军入伍。

  促使王永仲决定参军入伍的起因,是在沿海某部队劳动锻炼时,让他刻骨铭心的一幕场景。当时,十几门大炮一字排开,可只有一门炮能操练,其他人只能坐在各自的炮前等候。王永仲看到唯一那门装有光学瞄准具的大炮,配用的对空指挥镜和测距机都是仿造的,连简单的雷达校靶镜也是外国人设计的。

  从那一刻起,王永仲有了“我要为部队做点事情”的想法。1983年,王永仲在去省图书馆的路上看见湖南省国防工办准备组织一场攻关会战的标语,便找到办公室工作人员联系。王永仲提出的条件几乎让人无法拒绝:“不给经费都行,先把活干出来!”对方被他的真诚打动,把编写一个能在一般国防工厂普遍应用的光学设计程序的任务交给了他。

  从那时起,他成了学校计算中心的常客。一开始到那儿编程序,王永仲每次都是在下班的时候被管理员哄走。为了提高使用计算机的效率,每天中午、晚上和休息的时间成了王永仲最佳工作时间。后来,计算中心的管理员被他的毅力所打动,给他提供了许多方便。

  就这样,软件终于设计出来了。让王永仲始料不及的是,全国有18个单位来购买他设计的软件。这次主动请缨催生出能在工厂一般微机上运行的通用多功能光学设计程序。正是这个软件给王永仲带来了科研生涯中的第一个奖项: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二等奖。接下来,王永仲将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成果,归纳提炼,写成了自己的第一本专著《光学设计与微型计算机》。这本书解决了当时把计算机设计技术引入工业界的难题,书一出版便引来多方关注。他的书参加了1986年国际图书博览会,被录入《中国学术著作总目提要》。一位权威同行曾称赞其为“同类出版物中出类拔萃的著作”。

  1995年2月,他作为我军首批公派出国的访问学者到美国罗切斯特理工大学。在美期间,王永仲教授有机会参加了光学设计学术研讨会,并作了学术报告。在报告进行中,美国人不允许鼓掌,可王永仲的报告却破例鼓了3次掌,并且执行主任亲自带头鼓掌。次日,成像科学中心执行主任找他谈话,希望他留下来,并拿出了为他改变访问学者身份的方案,并声称“已经移民局许可”。

  王永仲谢绝了美方的挽留。他知道美国人给出优厚的条件留他,无非是对他在学术研究上的一种肯定,但是王永仲想的更多的是: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我今天的知识和能力是人民给的,我的事业在中国。“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用自己的知识回报祖国。我的国家九五计划即将开始,我必须回去。”

  也许,采访中王永仲的一句话解释了他的忠诚之源:“我上大学的时候,学费是国家掏的,每年拿的助学金也是最高的;后来当研究生还拿着工资,我的成长是国家培养的结果,机会是国家给的。”其实,那一刻,他的感恩已经被他的行动置换成了责任。当他穿上军装,就注定他的人生各个方位都属于这个国家、人民和军队,而他的人生标定,在这些方位里无论拓展得多大,都必定是以忠诚为顶点。这也是教授王永仲对自己人生价值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