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精彩答卷


——威尼斯8846研究生教育纪实

【编者按】在全面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金秋9月,学校成功举办了建校8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下半年,学校将迎来第十五次党代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全面开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征程之际,为全面展示学校十四次党代会以来取得的办学成就,党委宣传部特别推出“砥砺奋进、辉煌北理”系列专题报道,营造昂扬向上、激情进取的良好氛围,凝聚师生员工团结奋斗、矢志一流的磅礴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即将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基础上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博士生闫策接受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采访

  “在研究生阶段,我参加了多项国内外创新实践竞赛和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为科研打下了坚实基础。”2020年7月28日,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前一天,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聚焦研究生教育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报道中,参与“天问一号”火星研究任务的北理工博士研究生闫策面对镜头这样说。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面向党和国家需求,如何交出人民满意的答卷?

  十四次党代会以来,威尼斯8846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秉承“明德致远、宽厚基础、精深求是、包容创新”的研究生教育理念,深化改革,推进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发挥多学科交叉、科研项目、平台、团队育人作用,进一步凸显科教融合、产教融合育人特色,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

本硕博一体化,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注入强劲动力

  “这门课程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内容非常丰富,而且脉络清晰。课程融合了连续介质力学、固体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实验力学等多学科内容,知识面广,重点突出。虽然这是一门本科生课程,但当时学到的知识对我后来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有很大帮助。比如,连续介质力学中的张量分析,就是我科研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徐特立学院2015级本科生、2019年免试推荐为宇航学院博士生李展宇,对曾经学习过的学科核心贯通课《材料与结构力学》颇有感触。

  2016年,徐特立学院与宇航学院、机械与车辆学院、信息与电子学院、自动化学院4个专业学院面向本科生开设了学科核心贯通课程,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2018年,该类课程覆盖我校理工科专业学院。

王军政在《全国教育新闻联播》上介绍学校本硕博一体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本硕博一张课程表形成后,我校保研、直博的本科生在大四就可提前学习研究生课程,为研究生阶段挤出更多科研时间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产出更多高水平科研成果;对于跨学科专业或学科基础不强的研究生,可以选修本科专业核心课程,补充和强化学科专业基础知识。也可以根据研究方向需要跨学科、跨学院选修课程。同时,进入三年级的本科生就配备导师进行一对一指导,进行个性化培养。因此,本硕博贯通模式对创新人才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军政在接受中国教育电视台《全国教育新闻联播》采访时谈到。

  本硕博一体化贯通培养,是学校面向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和“双一流”建设提出的重要举措,在顶层设计上,进一步优化了学科方向与专业基础的适应程度。本硕博一体化贯通培养体系包括一体化的课程学习、实践训练、素质教育、国际化教育、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基于学生个人兴趣和能力,建立符合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的“3+X”动态调整机制;构建激励学科和科研优势资源投入人才培养的内生动力机制;为拔尖创新人才提供科学的成长路径和富有生机的培养机制。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2018年,“基于人才成长规律的本硕博一体化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获评国家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我在本科期间,发表了SCI刊源录用论文2篇、EI源录用论文2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这得益于我能够较早地进入实验室,较早地接触到科研工作。2016年大二期间,我在本科导师李震的指导下,进入实验室学习,看文献、写报告,与师兄师姐一起做实验、编程序,从一件件小事中慢慢熟悉科研过程。经过本科生期间两年多的科研实践,使我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同时也为我博士期间科研奠定了坚实基础。”徐特立学院2015级本科生、自动化学院2019级博士生龚衡恒谈到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收获颇多。

  2016年以来,我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取得显著成效。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发表ESI高被引论文168篇、Nature/Science子刊论文19篇,授位博士人均发表SCI/SSCI论文从1.4篇提升至2.7篇,研究生获学会优秀学位论文96篇,数量位居全国高校第二。

科教融合、多学科交叉,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厚植沃土

摘得2020穆罕默德·本·扎耶德国际机器人挑战赛桂冠的“飞鹰”队在领奖台上合影

  “北理工,冠军!”热烈的欢呼声中,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办的2020穆罕默德·本·扎耶德国际机器人挑战赛( MBZIRC2020 )落下帷幕。作为参赛的唯一一支中国队伍,北理工“飞鹰”队击败23支国际顶级高校和研究机构参赛队伍,以唯一满分的成绩夺得“多机协作自主空中夺球”项目冠军,继2017年获得“无人机移动目标侦测及自主起降”项目冠军后,再次夺得该赛事冠军。

“飞鹰”无人机在赛场上执行任务

  “此次比赛在阿联酋国家展览中心举行,场地类似一个足球场,场内空中有一架无人机拖着一个黄色小球以‘8’字形轨迹自由飞行。地面随机放有五个两米左右高的杆,杆上放着自由飘动的气球,用于干扰。要求参赛无人机用最短时间自主追踪目标机抓取黄色小球,同时刺破杆上放置的干扰气球。比赛着重考核复杂背景下机器视觉、自主控制、集群协同和突防等无人智能系统前沿技术。”提及比赛,宇航学院“飞鹰”队指导教师宋韬依然历历在目。

  目前,“飞鹰”队多项核心关键技术已实现成果转化,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解决“卡脖子”技术瓶颈。与此同时,他们还围绕国家脱贫攻坚的战略目标,研发了基于无人机集群的复杂地形果林农田精准管理系统,为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成绩满满的“飞鹰”队是一支主要由研究生组成的团队,2019年至今,研究生队员共发表SCI收录论文20余篇,其中顶级期刊8篇。在夺冠的背后,是飞行器、计算机、视觉、导航、控制、机械、信息等学科交叉融合、碰撞思维、创新突破,更是学校在多学科交叉大科研平台上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有益尝试。

  穆罕默德·本·扎耶德国际机器人挑战赛(MBZIRC)连续两届冠军,“RoboMaster”国际人工智能挑战赛冠军,全国“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大赛冠军及金奖,研究生机器人、人工智能、电子设计、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研究生在国内外重要赛事上屡屡夺魁、夺杯、夺金,这得益于学校科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得益于学科交叉大平台育人作用的有效发挥。近年来,学校坚持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凝练科学问题,开展技术攻关,极大促进了前沿基础和关键领域技术创新,打造出科研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成果的特色育人模式。 

倪俊在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闭幕式作为学生代表发言

  “无人车的理论、技术和产业链格局与传统汽车完全不一样,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机遇,在未来,让这一切都是我们中国人来定义。”在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荣获总冠军的北理工博士生倪俊激昂澎湃的发言,引发了在场观众和评审的共鸣。2019年,倪俊博士毕业留校任教。正是得益于北理工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和矢志强国的拼搏氛围,倪俊立志求学报国,奋斗成长,成为中国汽车研究领域的拔尖青年人才。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催生了新兴学科、交叉学科,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新能源等为特征的新技术革命推动了产业深刻变革,对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学校依托“2011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市高精尖中心”、国家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等高水平平台,以新能源车辆、无人机、仿人机器人、飞秒激光加工技术、新体制雷达技术、数字表演仿真、地面无人平台、虚拟现实等大系统研究为导向,构建了本硕博纵向贯通、多学科横向交叉的知识体系。通过实施多学科交叉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得到大幅提升,2019年研究生获国内外高水平科技竞赛奖的数量达到232项,是2016年的3倍;四年来研究生参与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8项。同时,“大系统导向的多学科、校企融合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获2018年度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产教融合、校企联合,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彰显特色

《工程伦理》课程的主讲教师薛庆教授给学生们上课

  “课程采取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把学生带入具体、复杂情境中,形成参与、开放、启发的课堂氛围。通过深入研讨,促进学生对复杂实践问题的思辨,提升学生学术伦理和职业伦理的敏感性,提升学术与职业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作为《工程伦理》课程的主讲教师,全国模范教师薛庆教授这样介绍到。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各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知识能力、专业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培养基础知识扎实、专业能力强、职业素养优,且具有解决行业应用技术难题和承担工程技术攻关项目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领军人才,解决学术型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同质化问题,自2016年起,学校开展了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系统打造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

“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线课程重大建设项目”《软件工程与软件自动化》入选“学堂在线”在线课程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秉承“厚基础理论、重实践应用、拓前沿知识”的课程建设理念,坚持符合工程实际和工程人才成长规律的宽口径培养原则,学校相继建设了《工程伦理》等500余门专业学位课程,专业学位与学术型研究生课程体系区分度达50%以上。《汽车新能源应用技术》《软件工程与软件自动化》《数字媒体科学》《CAD/CAM 技术》《高分子合成材料学》《高等生物分离工程》等课程获批“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线课程重大建设项目”。

  “单位的实际应用需求为我提供了明确的研究方向,在导师和项目组成员的指导和帮助下,我研发出可高效、实时解算系统动力学及约束力的新算法,设计了强抗扰、快收敛的空间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器。项目成果为合作单位提供了具有工程指导意义的仿真软件和控制策略,为空间机器人关键结构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支撑,为空间机器人对大型航天器的在轨组装和维护问题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2016届航天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刘菲,在硕士期间参与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空间机器人多臂协同移动动力学与控制”实习实践项目研究。正是因为这次实践锻炼,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并且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创新实践基地获评“全国工程专业学位联合培养示范基地”

  理论联系实践,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之一。因此,学校把实践教学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规定时间不少于半年,并且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2016年以来,学校共建成175个专业学位实践基地。其中,与甘肃银光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创新实践基地、装甲车辆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地分别获评第二届和第三届“全国工程专业学位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同时获批“工信部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1个、“北京市产学研基地”32个。此外,还与兵器科学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所等12个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生。形成了以学校为主体,地方产业、知名企业、科研院所多方合作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良好育人生态。

  近年来,学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由2016年的1400人增长至2020年的1950人,占研究生总人数的50%以上;工程博士领域由原有的2个扩大到4个,工程博士招生规模由2016年的16人增长至2020年的216人。在规模大幅增长的同时,培养质量也得到有效保障。2016年以来,5人获“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29人获“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面向新发展阶段,面向“双一流”建设,学校必将抖擞精神再出发,以更加昂扬的状态,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而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