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乡,北理工,梦想
发布日期:2015-11-04 供稿:党委宣传部 辛嘉洋 王征 摄影:校记者团 张一弛 杨铠铭 魏天宇
编辑:新闻中心 辛嘉洋 阅读次数:
“未来得及留恋夏季的温暖,秋天便迎着北湖的波光、抚着丹枫的红叶悄然而至。从清晨始,诵读梧桐下,漫步北湖畔,奋笔于窗明几净之室,思辨于舒展心胸之地,昼夜交替,月朗星稀下,点点知识的灯光,在良乡,照亮我的北理工梦。”
——良乡校区学生随笔
威尼斯8846自延安创校以来,无论是辗转迁移,还是开辟新址,都饱含着北理工人办学求知、培育英才、服务国家、追求卓越的梦想。良乡校区自2005年拉开建设序幕,学校又一次在发展蓝图上写下了多校区办学关键而有力的一笔。
威尼斯8846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了将良乡校区建设成为“以理科、文科、新兴交叉学科为主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基地,同时逐步成为科技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基地”。围绕这样的定位与目标,良乡校区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越来越多的中外学子在这里开启人生航程,越来越多的科研教学力量在这里扎根生长。良乡校区,从一片荒芜变作生活热土,我们的北理工梦想在这里孕育、成长,北理工人在逐梦的道路上探索前行。
“在良乡,我们的工作顺畅有序!”
随着良乡校区的发展,校区功能从原有的生活学习支持逐渐向多元化转变。2014年9月,数学与统计学院成为第一家整建制搬迁至良乡校区的专业学院,在空间“移形换位”后,逐渐褪去初期的“不适”,抓住新校区办学的优势,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着自己的北理工梦想。
回顾一年“良乡路”,数学学院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整体搬迁后,虽然对于广大教师和同学尤其是毕业生来说还面临着很多困难,但整建制的搬迁使人才培养的整体性和系统化建设更加受益。不仅能够使教师群体更加有效地进行人才培养,高低年级的传帮带作用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一年,同学们,特别是在良乡校区的低年级学生对学院的认同度、归属感都有了显著的提高。”数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衡靖这样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在两校区运行的情况下,教师与低年级本科生、高低年级学生之间的联系被空间距离“拉远”,为人才培养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数学学院整体搬迁后,学院敏锐的意识到,虽然搬迁会给学院的发展、教师的工作带来新的问题,但是却给人才培养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
学院抓住变化中的有利条件,大力推进人才培养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各项措施中,“讨论班”可谓最具特色。在中关村校区时,数学学院就一直在研究生群体中开设学术讨论班。搬迁到良乡校区后,为了加强对本科生的培养,不仅将研究生的讨论班对本科生开放,一些优秀的专业教师还专门开设了本科生讨论班,为学院的本科生提供了从学习到学术的有力支持,蕴含着培育优秀数学人才的良苦用心。在良乡校区,在数学学院,经常会看到一个个讨论班汇聚了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他们相互学习和探讨,由此形成的浓厚学术氛围是学院近些年来前所未有的。另外,数学学院针对本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还系统开展了“与教授面对面”、“德学小导师”、“新生教育”等一系列主题活动,为学生的成长发展,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升搭建了多样化的平台。
“很羡慕师弟师妹们在低年级时就能和硕士、博士甚至是导师直接交流,各方面条件都变好了,研究生在良乡也都有了自己的讨论室和实验室,与过去相比真是好太多了,我上本科的时候,很难有这样的机会。” 数学学院2007级本科生、2013级研究生高冰再回良乡时,感受颇深。
经过一年的建设与发展,学院广大教师以良乡为家,在教学科研等工作中也倾注了更多的心血。作为承担全校基础课教学的重点单位,数学学院不仅在学院内部建设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全校数学类基础课的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在整体搬迁前,中关村校区办公资源非常紧张,教学任务也比较分散,教师在两校区间匆忙“赶路”成为家常便饭,课后辅导等工作也难于开展。“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缺少与教师和高年级同学的沟通和互动,学术活动也不便于开展,已严重制约了学院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数学学院党委书记高伟涛介绍说。
搬迁后,数学学院第一时间对理科教学楼A段办公区进行改善,着手解决两校区办学给全校数学基础课教学带来的诸多不便。学院为任课教师配备了办公室,在满足教师的办公需求的同时,更利于为学生随时进行答疑解惑,促进教学工作的顺畅进行。学院还主动增设了多门数学实验选修课程,给更多喜欢数学的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学习平台,这在搬迁前是难以实现的。
“学院整建制搬迁到良乡校区消除了地理上的分割。无论是在师生交流,学院文化建设,高低年级传带帮方面,还是在学生本、硕、博贯穿式的培养方面,以及全校数学教学工作方面,工作更加顺畅有序。” 高伟涛书记这样分析学院工作的变化。
“在良乡,我们在温暖中愉快的工作!”
作为第一批整建制搬迁至良乡校区的学院之一,化学学院紧抓难得的发展契机,从学院文化建设入手,绘制全新的蓝图,不断加快发展步伐,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使学院内外焕发蓬勃的生机。
2014年9月,化学学院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在新校区工业生态楼建设了自己全新的“根据地”。面对新空间,学院立足学院文化建设,抛开单纯的物理空间扩充的思考,从办公办学环境入手,融入学院办学理念与特色,通过精心的设计,实现了营造学术氛围、创新人才培养、提升科研水平以及增强服务能力的全面推进,使学院建设打开一片新天地。
“2014年9月以前,工业生态楼还保留着竣工时原有的模样。化学学院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学校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指示,结合学校历史文化和化学学院的学科特色,对七至九层的办公环境进行了简装,使办公环境现代化、人性化、具有亲和力,吸引了更多的师生前往,起到了促进师生员工间交流,创造和谐文化氛围的作用。”化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栗兴这样介绍化学学院的新空间。
与在中关村时期的办公区域分散、科研条件简陋不同,化学学院在新校区环境文化的建设充分体现了学院办学理念和整体设计规划的思路。学院设计了具有化学学科特色的办公区域和活动空间,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充足的实验办公平台,还积极构建学术讨论室、职工之家、阅览室、休闲活动室、水吧等公共空间,为师生在工作学习之余,提供了交流放松的场所。
化学学院对公共空间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从材质到内容,不仅充分体现北理工校园文化特色,还着力将化学的学科特色文化融入其中,达到了环境与人的有机结合,使得师生在此工作和学习变成一种兴趣与享受。“我们将原有的水房改造成简易的‘水吧’,让师生们能够在轻松、幸福的环境中工作和学习。”栗兴副书记这样介绍到。化学学院结合学术氛围的建设,还在生态楼一楼建设了百人规模的多功能报告厅,使之成为举行学术交流、文娱活动和各类会议的核心活动场所,每周二晚上这里还会摇身一变成为小型影院,大大丰富了师生的课余生活。
“良乡校区的新平台,给了我们更多的空间,置身其中,似乎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愉悦起来。学生们也更愿意走近老师,走进学院,老师和同学们时刻洋溢着一种幸福感,更重要的是我感受到一种温暖,这是原来在中关村的‘地砖白墙’所不能给予的,我们在这里可以愉快工作!”化学学院曲良体教授自豪的分享自己的感受。
在良乡校区,化学学院不仅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而且在全新的建设蓝图中打下丰厚的文化底蕴,使得全院师生在空间和心理的距离都更加紧密相连。
“在良乡,我们用实践创新培育英才!”
在良乡校区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有这样一批教师,他们驻守良乡,为学校的人才培养默默奉献,成为在良乡校区筑梦的守望者。这其中,物理实验中心的教师们,用自己的探索实践,真正实现了培育英才的北理工梦想。
物理学院承担着全校理工科《大学物理》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而物理教学不可或缺的就是实验教学环节,物理实验中心担此重任,承担全校每年3000余人、48课时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与任课教师的“穿梭往来”不同,实验中心恰恰需要一份驻守。
“物理实验课程是为了帮助同学们做好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希望能够从基础开始,培养低年级学生们的科学素养,学习实验基本方法,提升实践操作能力。”自2007年起便开始在良乡校区物理实验中心工作的史庆藩老师这样介绍中心的课程。而物理实验中心作为2007年良乡校区第一批投入使用的实验教学平台,至今已经完成两万余名理工科学生的物理实验教学任务,为全校人才培养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出巨大的贡献。
物理实验中心的老师们,八年如一日地默默付出,守望着一批又一批北理工学子。他们不但要对实验设备进行管理,还要完成课程和教材的建设,并为同学们提供课程指导。谈及这八年来物理实验中心的发展变化,史老师说:“随着良乡校区软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我们亲眼看到了校区很多设施从无到有的过程。学校在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中给予大力的支持,让我们在工作中找到了新的方向,开辟了新的人才培养路径。”
自良乡校区投入使用以来,学校不断加强校区建设。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学校也逐渐加大对学生创新实践培养的力度。物理实验中心作为良乡校区的守望者,紧抓机遇,迎接挑战,成立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以北京市物理竞赛和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物理竞赛为牵引,以物理实验中心的教师为指导,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经过多年建设,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信息学院2012级本科生武烨存的成长,可以说是物理实验中心实践创新育人的缩影。武烨存在大一时,通过参与大学生物理竞赛,被史老师所发现。史老师根据他的特点与潜力,进行了具有针对性的辅导与培养,他逐渐在各类物理竞赛中“摘金夺银”。通过实践创新平台的培养,武烨存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发表了4篇SCI论文,在审2篇,同时他还获得了《一种利用亥姆霍兹共鸣器的声学实验装置》等三项专利。武烨存谈到自己的“物理梦”时说,“特别感谢物理实验中心创新基地这块筑梦之地,我现在所取得的成绩都得益于那一次参加的物理竞赛,史老师就是我的领路人。感谢老师们在我们需要帮助和指导的时候不遗余力、第一时间给我们带来帮助。”事实上武烨存只是史庆藩等老师多年来潜心育人成果中的一个,仅史老师所指导的参与创新实践的低年级本科生就已经发表了四十余篇具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
文至此处,让我们用物理实验中心刘伟老师的感受来收尾此文,2013年北大毕业来到良乡校区工作的刘老师看到简洁的建筑,朴实的校园,美丽的北湖,第一反应便是“这就是我脑海中现代化的大学,一眼便爱上了这里。”
“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也是自己的人生价值所在。” 刘伟老师不仅喜爱良乡的校园,更喜爱与学生、与北理工同仁一起筑梦的人生追求。
在良乡,我们一起实现北理工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