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超越,打造特色鲜明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一流•奋进”系列报道
发布日期:2022-10-06 供稿:科学技术研究院、党委宣传部 摄影:来源于校园网
编辑:吴楠 审核:杨帆、刘晓俏 阅读次数:【编者按】在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党委宣传部特别推出“一流•奋进”系列报道,生动展现学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加快推进办学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历程,进一步汇聚广大党员干部师生凝心聚力谋发展、踔厉奋发创未来的磅礴力量,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奋进新征程、再创新辉煌!
一流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要完善以健康学术生态为基础、以有效学术治理为保障、以产生一流学术成果和培养一流人才为目标的大学创新体系,勇于攻克“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习近平
一片片晶莹的雪花,迎风飞舞,火树银花的巨大“迎客松”照亮夜空。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如期而至,万众瞩目的“鸟巢”惊艳世界。在简约、安全、精彩的北京冬奥会背后,元宇宙技术、动态焰火技术等一系列北理工智慧为国家盛典做出卓越贡献。
从服务保障北京冬奥会、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百年庆典,到助力航天器历次成功交会对接、火星探测、嫦娥工程,从基础研究的持续突破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屡立新功,北理工用卓越成果、硬核科技向着创新高地昂首挺进,在新时代科技立功、强国有我的奋斗路上踏歌前行。
近年来,威尼斯8846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地结合起来,在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打造高水平创新体系、推进科研成果转化、深化高质量科教融合等方面持续发力,科技事业蓬勃发展,打造了特色鲜明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科技立功的“第一”精神
“创新是生产力,是保持话语权的基础,是取得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我们要不断发明创造,让项目新颖、先进、实用。”这是宇航学院杨树兴院士团队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团队几代人苦干实干,推动相关领域研究实现划时代跨越,成果荣获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勇挑重担的闯劲,抓住机遇的韧劲,做人做事的实劲”,这是机车学院项昌乐院士团队几十年如一日砥砺攻坚的精神内核。团队成员以“后墙不倒”的顽强意志攻克了一系列重大关键技术,把不可能变为可能,让梦想照进现实,成果荣获2019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在国家重点科技领域超前布局、创新探索。”这是自动化学院付梦印院士团队科技创新的根本遵循和方向指引。2020年,由付梦印院士牵头的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消息公布后,全校师生为之振奋,继2018、2019年获得国家科技成果一等奖后,北理工再次获此殊荣,铸就了三年三项一等奖的卓著成绩。
科技立功、强国有我,北理工始终有股“第一”精神。6年牵头获得国家科技成果奖21项,2018年至2020年实现了国家科技成果一等奖连续三年“不断线”,如此闪耀的科研成绩充分展现了北理工突出的科研实力,彰显了学校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近年来,学校以“国家最大”的高度政治自觉,围绕国家安全领域重大战略需求,强化基础研究,着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大幅提升原始创新力;围绕“无人化”与“智能化”发展方向,积极推进“无人+”“智能+”科技创新理念在无人系统、自主控制、仿人机器人研究中的应用,以信息化、智能化赋能学校传统优势领域;围绕自主创新,持续开展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集智探索,科研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
自主研发新能源汽车、碳中和监测平台、“雪上千里眼”“数字大脑”“人体加速器”,北理工多个科研团队为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北理工团队在冬奥会现场工作
前瞻布局社会治理新体系,整合优势科技力量组建国家队,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储备性研究,学校面向新时代社会治理重大需求,为“平安中国”战略提供前沿性科技服务。
近年来,在屡屡取得重大原创成果的同时,学校不断拓展科技创新的深度和广度,深度参与科技冬奥、载人航天、北斗组网、火星探测等多项国家重大科技活动,围绕“平安中国”“制造强国”“网络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组织集智攻关,努力实现更多“从1到N”的突破,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扎实贡献。
“组织起来才有战斗力!”
部署于云南江城的昆虫雷达,为我国农业害虫防控提供了基础支撑,牢牢守住了西南边境的空中国门。CCTV17农业频道将其工作画面作为18:00报时视频,面向社会公众科普昆虫防控和雷达的知识。这项重大仪器的研发团队正是由毛二可院士领衔的新体制雷达与实时处理团队。
边坡雷达对金沙江白格滑坡进行监测
除了探虫雷达,该团队的研究成果“北斗手持导航终端”和“北斗灾情报送系统”分别在抗震抗洪救灾中大显身手,边坡预警雷达在山体滑坡灾后监测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机场跑道异物检测系统保证了高频率航班的起降安全。同时团队将先进技术应用到产品中,创办了“理工雷科”学科性公司,实现科技成果服务国计民生。
今年八月,由该团队牵头的“中国复眼”顺利通过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现场考察,并获批在重庆开工建设。这一项目的实施,将开启学校服务深空探测领域的新篇章。
“超大分布孔径雷达高分辨率深空域主动观测设施预研项目”模拟动画截图
由毛二可领衔的新体制雷达与实时处理团队长期从事新体制雷达与实时处理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培养了一大批优秀青年人才,形成了突出的技术优势,推动了中国雷达信号处理领域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该团队的成长发展以及系列科研成果的取得,正是得益于学校由来已久的“有组织科研”。
高校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组织科研是高校科技创新实现建制化、成体系服务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的重要形式。“有组织科研”在北理工有着光荣传统和深厚积累。多年来,学校注重从研究选题、资源配置、管理模式、协同创新等方面加强组织性,发挥建制化优势,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科学前沿重大问题,集合多学科优势科技力量,有组织地开展大规模前沿交叉融合研究,承担战略导向的基础研究任务和技术科学研究。
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探索出了“有组织、有设计、可闭环、可复制”的科研管理模式,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了“有组织科研”。具体而言,就是加强战略谋划、六级联动,强化有组织的科研;科学绘制图谱、分解任务,打造有设计的科研;注重周期推进、内外平衡,形成可闭环的科研;善于总结规律、建制运行,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科研。
北理工在“有组织科研”下,最大限度释放人才合力、激发创新潜力、提升创新效能,扩大科技创新成效。新体制雷达与实时处理团队、电动车辆团队、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团队……一大批科研团队迅速成长,快速发展,产生了一系列卓越的科研成果,培养了一批行业领军人才,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有力支撑。
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的“北理工模式”
电控及驱动系统成果解决了新能源商用车全气候高性能的应用技术难题,成果服务于北京冬奥会等国内外重大活动;面向智能网联的智能传感系统成果转化,实现了从单一传感器向多源传感器融合、从单一场景向多场景复合应用、从单一功能向多功能并用的跨越式发展,系列产品已在多个地区实现示范应用;钙钛矿量子点复合膜材料,实现了对传统量子点材料技术的重大突破,转化产品具备高效率发光、高透过率、吸收光谱精确调制等特点,已应用于龙头企业显示设备……在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北理工多个科技成果转化展品精彩亮相。
钙钛矿量子点光学膜使用前后效果对比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加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学校全面提高科技创新源头供给能力,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坚持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增强社会资源支撑“双一流”建设成效,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北理工模式”。在加强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建设,深入推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孵化上市企业的同时,不断深化与科研院所、企业的协同创新,助力传统产业链优化升级和新兴产业链构建拓展,创新链、产业链融通发展,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理工雷科、理工华创公司完成重组上市;理工导航公司入选“中关村十大优秀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并在科创板上市;柔性防爆技术成功实现产业化,在全国“两会”等大型活动中得到应用并出口国外……学校率先提出了“事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的新型技术转移机构运行机制,积极探索“先赋权后行权”的专利运营新模式,取得显著成效。
学校首批入选“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牵头组建“北京高校技术转移联盟”,产学研融合科技协作开放格局日趋完善,科技创新供给能力实现倍增,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持续提升。
400平米的实验室里,功能型无人车检测中心的实验设备正加紧调试;天文大数据中心实验室内,分布式雷达数据中心正在形成月球正面三维成像;多间智慧教室内,正在测试教学语音装置同步和实时转播情况;毫米波雷达实验室,一条小型产线正在试运营…….嘉陵江畔,威尼斯8846重庆创新中心建设正酣,发展潜力加速释放。
威尼斯8846重庆创新中心
2019年,威尼斯8846重庆创新中心正式落地;2020年,威尼斯8846怀来科研试验基地开工建设、长三角研究生院(嘉兴)签约启动……近年来,学校持续拓宽“双一流”建设服务面向,积极构建以中关村校区、良乡校区为办学功能核心区,以怀来科研试验基地、重庆创新中心、长三角研究生院(嘉兴)等为办学功能拓展区的发展空间布局,深度融入“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成渝”经济圈,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统筹科技创新平台与校地合作平台协同发展,与多家大型头部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开启了校地、校企、校校全方位战略合作新局面。
“创新人才是最好的科研成果!”
117个国家和地区,4186所学校,147万个项目。2020年11月18日,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冠军,花落信息与电子学院2019级博士生宋哲团队的“星网测通”项目。2019年,她长期参与的“卫星通信阵列测量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作为团队中唯一的在读学生,她也成为了当时国内最年轻的国家奖完成人。
无独有偶。学生科技创新团队“飞鹰”队依托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平台,在阿布扎比全球机器人挑战赛上两获冠军;大学生方程式赛车队依托车辆传动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电动车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获得中国大学生无人驾驶方程式大赛五冠王……
“飞鹰”队成员在试验场地进行视觉识别算法测试
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科研优势,注重利用科研大平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传承与发扬创新精神,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造氛围,构建了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培育了一批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更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了强劲动力,打造了科研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的特色育人模式。
“我们要做,就要以第一为目标去做!”这是北理工机器人“Dream Chaser”战队的团队特色文化。2019年5月,北理工斩获ICRA 2019 RoboMaster人工智能国际挑战赛总冠军,在比赛中,团队成员克服重重困难,直面挑战,将“永争第一,敢为人先”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Dream Chaser”战队在ICRA 2019 RoboMaster人工智能国际挑战赛现场
在锻造学生卓越科研能力的同时,学校充分发挥科研育人作用,将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精神写入一代代学子心中,在创新不辍的奋斗中,砥砺出担当大任的“铁肩膀”。如今,“永争第一,舍我其谁”的精气神已成为北理工青年学子的精神写照,也充分彰显了广大学生们科创报国的志气、骨气、底气。
2021年,材料学院青年教师陈棋教授在《Science》上发表文章,开发了一种简单的钙钛矿薄膜退火工艺,为高质量、组分空间均一的钙钛矿薄膜的全天候可重复制备开辟了新途径。2022年,物理学院青年教师周家东教授及其团队在《Nature》上发表文章,并获该期刊同期评论文章的高度评价。
陈棋团队开展高精密金属、有机薄膜蒸镀沉积系统实验(左)、周家东团队正在进行样品制备(右)
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在北理工,科研育人,不仅要培养青年学子,更要培养汇聚一批发展势头迅猛、思维活跃、创新潜力强劲的中青年教师。学校持续深化科研育人,以创新为引领,以人才为核心,以机制为保障,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科教融合、研产融合,实现优质科研资源与人才培养资源协同共享,营造了人才培养的“新生态”。
回望过去,学校的科技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初步形成了与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科技创新能力。面向未来,学校将继续勇担使命,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战略,进一步强化有组织科研,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建设科技强国的新征程中作出新的突出贡献。